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动态 > 强国之声 >

奋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写在习近平总书记

作者:管理员 文章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题:奋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周玮 史竞男 王思北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1)奋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

电影《攀登者》剧组成员代表亮相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6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奋斗吧 中华儿女》以“奋斗”为主线,通过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形式,全要素运用交响、合唱、舞蹈、朗诵、情景表演等舞台手段,再现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获赞“为人民树碑、为新中国立传、为新时代放歌的艺术作品”;9月30日至10月7日,我国电影票房以50.5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点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领跑,创作者通过类型化创作和艺术创新,与观众的爱党爱国信念和拼搏奋进激情共鸣共振……这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是艺术创作从高原向高峰的奋力冲刺。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年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呈现出令人振奋的崭新图景——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2)奋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

上海歌舞团演员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汇报演出获得文华大奖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选段(6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作家艺术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进一步深入生活聚焦现实,潜心创作深耕不辍,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电视剧《海棠依旧》《绝命后卫师》《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电影《战狼2》《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图书《海边春秋》《战上海》《主角》,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广播剧《“事儿妈”宋小娥》等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为“文艺繁荣发展大计”立柱架梁,为攀登高峰“铺路架桥”,一系列新政出台,强化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繁荣文艺创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文艺惠民活动遍地开花,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接地气、重实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五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承担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鲜明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火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创作生产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培根铸魂。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切实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事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出席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给内蒙古乌兰牧骑队员、中央美院老教授回信,给老艺术家牛犇写信,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向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致贺信,围绕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工作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文艺在新时代的更大繁荣发展指明了道路。

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宣传文化等部门深入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加强组织引导,推动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体系。

五年来,繁荣文艺、促进创作的高含金量政策密集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重要文件,为文艺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政策保障。

聚焦瓶颈,破解难题,一系列文化新政精准发力。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中办、国办出台《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2018年6月,中宣部等部门印发通知,加强对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的治理,促进影视业健康发展。

针对评奖过多过滥、公信力不强的问题,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大幅度清理压缩节庆活动中举办的文艺评奖,压缩幅度87.5%。以此为契机,文艺作品评价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中央令出,各地各部门积极跟进,推动中央政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加大艺术创作规划编制实施力度,制定《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规划(2017-2021年)》《2018-2022年百部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等,艺术规划体系逐步完善,艺术创作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发挥重大工程项目带动作用,组织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剧本扶持、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舆论引导能力提升、记录新时代、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等工程,推出一批能够在历史上打下烙印、在人民中留下口碑的优秀作品。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2013年至2018年,全国国有文艺院团财政补贴由101亿元增加到154亿元,年均增长近9%;国家艺术基金自2014年成立以来共确立资助项目5112项,资助资金总额约41.1亿元;电视剧优秀剧本扶持引导专项资金2013年设立,引导资源向精品聚集、突出作品社会效益;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专项资金、国家纪录片发展专项资金、国产动画发展专项资金等极大激发了各类文艺节目创新争优的积极性。

伟大的时代呼唤杰出的作家艺术家。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只要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铭记于心、落实于实践,我们就能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把自己千锤百炼成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秀作家文艺家。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4)奋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

9月26日,“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是观众在参观展出作品《中国制造走向世界—C919大飞机》。 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力戒浮躁、聚焦现实,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将伟大历史征程记载于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9月26日在中国美术馆揭幕,以壮阔恢宏的丹青画卷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

“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的130余件新创优秀现实题材作品首次在展览中集中亮相。蓄积于美术家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所写照的山川、所塑造的人物、所表现的历史、所描绘的现实,成为新时代中国文艺的生动注脚。

五年来,人们欣喜地看到,摒弃浮躁、潜心创造的创作信念深入人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成为文艺界共识;现实题材作品大量涌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成为当代中国文艺的鲜明品格。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5)奋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

8月18日,由湖北省荆门市艺术剧院创作的大型现代花鼓戏《乡月照人还》在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上演。 新华社记者 冯为民 摄

2019年夏天,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在京上演,全国31个省区市31台剧(节)目集中亮相,展示了民族戏曲蓬勃旺盛的生机活力。既有弋阳腔《方志敏》等热情歌颂崇高理想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也有新疆曲子剧《金子般的心》等积极弘扬新风美德的优秀之作。现实题材创作在会演剧目里占比近60%,荆州花鼓戏《乡月照人还》等聚焦反映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沪剧《小巷总理》等生动塑造基层干部的感人形象……持续两个月的演出以浓浓的乡音乡韵吸引了许多“北京家乡人”,观众上座率达90%以上,网络点击总量1.44亿多人次。

2018年8月,一部讴歌塞罕坝几代造林人创造生态奇迹,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部戏剧本创作用了7年多时间,拍摄用了一年多,辗转8个地方取景,不少都是在沙漠、极寒等恶劣条件下实景拍摄。播出后,其收视率最高时达到1.6,取得了很好的口碑。

近年来,精心打磨、精益求精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电影《血战湘江》《百团大战》《红海行动》,弘扬崇高理想和英雄气概;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黄土高天》,以普通人视角反映时代巨大变迁;歌曲《不忘初心》《新的天地》《我们都是追梦人》《时代号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油鼓劲……昂扬的旋律奏响时代强音,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心。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勇作时代“弄潮儿”,新文艺样式不断推出,别开生面引领时代潮流。

2019年暑期电影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降世》,将中国经典传统故事二次创作成为具有现代风格的动画电影,收获好评无数;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将中华文化元素与现代文艺形态相结合,成为备受年轻人追捧的“爆款”;《加油!向未来》《机智过人》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真人秀、脱口秀、益智竞技等综艺元素的科技类节目,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知识、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国庆70周年之际,我国首次颁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在这无比光荣的时刻,人们看到了王蒙、秦怡、郭兰英这些文艺界熟悉的身影。他们是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 ”,是挺立时代潮头的艺术“常青树”,为后辈文艺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与标杆。

五年来,我国文艺创作队伍愈发呈现人才辈出、几代同堂的生动局面。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文艺家在创作实践中磨炼人品、锻造艺品,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不断充实壮大。

2018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给新入党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围绕文艺工作者“从艺做人”,提出了“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这一崇高目标和重要标准,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成长成才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提供重要遵循。

广大文艺工作者表示,要坚守理想信念,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贡献力量。

凭借对《初心》中“老阿姨”龚全珍的生动刻画,丁柳元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在当代优秀共产党人的字典里,‘信仰’是最耀眼的两个字。对理想的执着、对信念的坚守,并没有褪色,从不曾缺席。”她说,“从影以来所塑造的这些女性英雄形象,都深刻地影响着我的心灵状态和表演品质。与其说是我塑造了英雄角色,不如说是英雄角色塑造了我。”

“只要以真诚的创作态度,付出辛勤的汗水,主旋律电影一样可以叫好又叫座。”在《红海行动》等影视剧中有出色表现的演员张译说,“感谢培养了我十年的军队,它赋予了我军人的风骨和品格,也把军人的职责融入了我的血液。拍摄过程中,我们更是亲眼见证了我国国防实力的强大。经历了半年的拍摄,我们终于将植根于骨子里的国防自信,用精彩的故事传递给了观众。”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3)奋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

7月27日,中央歌剧院在云南省迪庆藏区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这是中央歌剧院女中音歌唱家孙雪曼(右三)与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演员交流。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争做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

2019年9月25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当选“最美奋斗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60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为他们点赞,并勉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6)奋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到牧区演出(2018年8月22日摄)。 新华社发(东哈达摄)

为人民大众服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发展文化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不仅“身入”,而且“心入”“情入”,深入生活的主动性、为人民创作的自觉性不断增强。

在基层广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快板《说说党的扶贫政策好》、数来宝《下好创新先手棋》等广受群众欢迎;全国1000余家博物馆推出近万场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为广大群众献上精美文化盛宴;各地激励乡土能人自创自编自导自演“村晚”,凸显浓厚年味,吹起文明乡风……去冬今春,中宣部组织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全国各地共组织1.2万支文化文艺小分队、21万余场文化文艺活动,比2018年翻了一番,营造出浓厚热烈的“年味”“民味”“文化味”,惠及亿万基层群众。

“坐热你的板凳,温热我的情。喝碗你的井水,清亮我的心灵。”几年来,中国文艺志愿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歌《走近你》悠扬的旋律回荡在边防哨所、部队营房、建设工地和学校操场。无论是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还是夫妻哨、炊事班、居民社区的寥寥几人,文艺志愿者都将最好的状态展示给观众,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有数字显示,近年来,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各创作单位每年开展创作采风、结对帮扶等活动约1万项,参与的艺术工作者约10万人次。

五年来,全国文艺界重拾深入生活、潜心创作的优良传统和良好风气,深入采风创作的越来越多、长期扎根基层的越来越多、反复深入生活的越来越多,推出一批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佳作。

纪录片《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绿水青山》等聚焦普通百姓生活,全方位展现当代中国人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大江大河》等具有历史厚重感和现实关怀,表现了普通劳动者在逐梦圆梦中的成长故事、创业经历、奋斗奇迹;网络文艺作品《复兴之路》《大国重工》等反映时代精神,贴近人民生活,展现出新时代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增长中出现的新图景、新风尚……

文艺舞台的聚光灯,一旦对准了千千万万人民大众,时代的画卷就格外生动逼真。文艺工作者只要与人民同在,就一定能获得无穷的力量。

“巍巍蒙山高,亲亲沂水长,我们都是你的儿女,你是永远的爹娘……”9月26日,民族歌剧《沂蒙山》唱响国家大剧院,生动讲述沂蒙革命老区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革命历史,观众反响热烈。

为创作这部戏,剧组多次赴沂蒙老区采风和体验生活,深入了解沂蒙故事、沂蒙精神、沂蒙风土人情、民歌民谣,感受传统戏曲及民间音乐、表演的艺术魅力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沂蒙山,是人民军队胜利的靠山!沂蒙山,是军民同心的不朽丰碑!”导演黄定山说,“我们在《沂蒙山》的创作中,重视向传统的民族歌剧艺术学习,把歌剧艺术的根须深深地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

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呼唤着广大作家艺术家自觉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用饱满的笔墨讴歌人民,以多彩的作品反映时代,以深刻的思辨引领风气,激发向上向善、同心筑梦的精神力量。

走访了202个村庄,用手中的笔记录了六盘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罗霄山区、闽东山区以及西藏山南、新疆喀什等精准扶贫重点地区贫困乡村脱贫攻坚的现实场景,报告文学作家纪红建写出了《乡村国是》。这部作品获得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论称其是“一部庄严厚重、气势恢宏的文艺扶贫力作”。

“我把这部作品的话语权交给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把尽量多的笔墨留给他们,把他们的心声呈现和传递出来。虽然他们生活在最基层,他们是草根,但他们纯真、朴实,他们有一种摧不垮的高大与伟岸。” 纪红建说,抛弃一切功利,坚定而又坚实地行走在中国大地,真实地记录现实生活,再现历史图景,关照现实,是青年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与使命。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7)奋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上,演员在表演节目《我们的道路》(2018年12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彰显文化自信、凝聚奋进力量,中国精神成为新时代中国文艺的灵魂

“我的话语多得可写成一部历史,我的话语多得可组成一片星河,但说得最多最动情的便是:这一刻,我的心田流露着自豪!这一刻,我的眼里溢满着骄傲!这一刻,我要大声唱响:我爱我的祖国!”

观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 中华儿女》后,一位观众的留言,道出亿万中华儿女的澎湃心声。

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音乐会《信念永恒》,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奋斗吧 中华儿女》,近年来,围绕党和国家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的一系列重大文艺活动,以充溢爱国情怀、民族气概、英雄气节的强大正能量,奏响民族复兴路上一个又一个强音。

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崇高使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不久前,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揭晓。涵盖电影、电视剧(片)、戏剧、广播剧、歌曲、图书等门类的73部作品,充分反映了近年来全国文艺产品创作生产的最新成果,描绘出新时代的精神图谱——

入选作品中,既有《换了人间》《必由之路》《信仰者》等对国家历史进程的艺术化展现,又有《小岗新传》《小村微信群》《那座城这家人》等对基层生活的生动抒写,既有《我们都是追梦人》《点赞新时代》《我不是药神》等广受群众欢迎的口碑之作,又有《流浪地球》《王贵与李香香》等创新作品类型的突破之作,更有像《十八洞村》《海边春秋》《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反映十八大以来历史性变革的现实题材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彰显了昂扬向上的中国精神。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广大文艺工作者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

2018年,著名作曲家王黎光赴贵州采风,有一个故事强烈吸引了他,这就是“天眼”工程总工程师南仁东的事迹:“喀斯特的山山水水、黔南的乡音乡情,与‘天眼’之光相辉映,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扑面而来地碰撞着我的内心世界,进而也激发和释放了我的艺术创作能力,《心远天高》作曲过程一气呵成。”

“艺术家从自我生活的灵性,到文化碰撞的灵气,最终上升到国家时代的灵魂,从小我到大我,方能实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王黎光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使文艺创作不仅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有文化传统的血脉。

从《记住乡愁》《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品牌广受欢迎,京剧《廉吏于成龙》、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晋剧《傅山进京》、豫剧《焦裕禄》、秦腔《西京故事》等多部戏剧力作叫好叫座、一票难求,到全国范围内推进戏曲进校园、进乡村,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深融入社会生活、百姓日常,潜移默化间涵养民族气质、筑牢文化自信。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生生不息,正是得益于这种见贤思齐、海纳百川的学习精神。

芭蕾之于中国是舶来品。中央芭蕾舞团建团60年来不断吸纳各种流派的芭蕾特色,并从悠久璀璨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元素,注入芭蕾这一外来艺术中,形成中国芭蕾自己的特色。而今,中芭用《红色娘子军》《过年》《鹤魂》《黄河》等优秀作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扬中华文化、彰显文化自信,被誉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张靓丽名片”。

2019年5月,在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纪念的日子里,吴为山的雕塑《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被意大利艺术研究院收藏,成为继亨利·摩尔、罗丹等雕塑大师之后的首位中国雕塑家作品。

意大利艺术研究院雕塑院院长安东尼奥·第·托马佐说,我们看到艺术家超越地理和文化的界限,对人类历史含义的一种追求与探索,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看上去是关于美的创造,其后面是文化交融、文明互鉴,这是中国艺术家的理想,也是中国艺术在当代发展中应有的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

抬望眼,新时代史诗般的实践,必将催生史诗性巨作。